瓦軸積極尋求機遇擴張 加快國際化節奏
應對金融危機,瓦軸制定的基本對策是:迅速擴大有效市場,集中抓好重大項目,深入挖掘內部潛力,積極尋求機遇擴張。抓住鋼鐵、重型機械、汽車、風電、機床等領域產品的開發,特別是在國產化問題上要快節奏、高效率,盡快實現新的突破,全力擴大市場。以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軸承產品為突破口,全方位打造國際裝備制造業精密配套軸承研發制造基地。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項目,包括全力抓好風電軸承項目,確保建成世界級的風電軸承研發制造基地;抓好重大裝備配套軸承項目的落實,成為世界前五位的重大裝備軸承研發制造基地;抓好軌道交通配套軸承項目,爭取進入國際市場;抓好新型汽車軸承項目,建設中國最大的汽車配套軸承生產基地;抓好精密數控機床、工業機器人配套軸承研發制造基地建設,全方位替代進口,發展出口;抓好技術創新項目落實,以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支撐,建設中國的軸承工業研發中心,建設“國家工業軸承工程研發中心”,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軸承檢測試驗中心,同國內外大學、科研機構及企業密切合作,建立國際先進的技術標準體系。
從年初開始,瓦軸集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一是加速軸承國產化研制,發展高檔次軸承產品進入高端市場,在結構調整中實現目標。二是開展資源效率行動,全面壓縮庫存成品、在制品、儲備資金,全面落實降低成本費用的措施,節能降耗,保證資金鏈的正常運轉,控制和防范重大經營風險,確保四個底線:企業不裁員,員工不減薪,經營不減速,技術改造投入不減少。三是組織技術改造項目實施: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研發中心的建設項目,實施產業技術聯盟的建設項目,實施風力發電軸承擴產項目,實施特大型球面軸承擴產項目,實施精密技術與制造(大連)產業園建設項目。 王路順充滿信心地說:“搶占技術制高點方能臨危不懼,我們要以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軸承產品為突破口,全方位打造國際裝備制造業精密配套軸承研發制造基地,圍繞市場,堅定目標,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軸承集團。” 作為一個配套產品,軸承在整機上所占的比重很小,但它的分量卻很重。尤其在一些高技術含量的重大裝備上,軸承是保證其精度、性能、壽命和可靠性的關鍵所在。據了解,在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過程中,軸承行業發展的嚴重滯后,拖了主機快速升級的后腿。高速鐵路客車、高檔數控機床、中高檔轎車、高速精密軋機、大型風電設備等配套所需要的關鍵軸承,多數依賴進口。隨著我國主機的不斷升級,軸承的進口量不斷擴大,出口與進口金額之比,由1998年的1∶0.5,提高到去年的1∶1,一言以蔽之,軸承等一些關鍵配套成為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的瓶頸。然而,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,國家“十一五”期間的16個關鍵項目,到2001年,年需要配套軸承550.5萬套、116.5億元。 如果說,在我國現階段,以軸承為代表的精密配套產品將決定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速度,那么作為我國軸承行業的排頭兵企業,瓦軸則擔負起振興和發展中國軸承制造業的使命。近年來,該集團依靠自主創新,以研制發展重大裝備精密軸承等為方向,以精密技術與制造作為支撐,不斷在高端軸承產品上實現重大突破和批量生產,改變了我國許多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裝備上高精密、高可靠性、高轉速軸承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況,實現了核心部件的國產化,不僅為我國重大成套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,還大大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。 |